2021年4月24日,中国室内设计1+X工作会议暨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六届六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礼堂召开。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名誉会长、行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刘珝,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会长张丽,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副会长、上海大学博导、广州美术学院原副院长赵健,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副会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杨冬江,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崔冬晖,中国室内装饰协会秘书长王东明等领导和嘉宾莅临现场。到场参会的嘉宾还有来自湖南、海南、山东、陕西、宁夏、贵州、广东、福建等省市协会的领导,全国各省市300多所本科、职业院校以及海尔集团等行业品牌企业代表,共计360余人。大会得到了设计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大会由中国室内装饰协会秘书长王东明主持。会议议程包括领导发言、专题探讨与分享室内设计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工作有关情况、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安排、审议设立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教育工作委员会、室内设计教育发展专家论坛。
张丽会长在讲话中,围绕2021年第一季度协会人才工作发展规划,从“国家人才战略的顶层设计”“室内装饰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协会人才工作的使命担当”“全力以赴做好室内设计1+X试点工作”等四个方面,指出了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她强调教育部1+X室内设计工作是协会下一步开展人才培养,推动职业教育的重要抓手。协会将积极落实党和国家针对职业教育改革的相关政策方针,打造一个适用于行业产业发展和人才创业就业需要的集行业、社会、企业、院校、教育机构的力量、培养与应用相结合的“产教融合”生态圈,推动室内设计人才高质量发展。
会议审议通过了设立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教育工作委员会的决定,肯定了协会2021年第一季度重点工作尤其是行业人才培养建设上所取得的成果,还就下一阶段“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多措并举推动室内设计1+X工作”进行部署,对首届全国室内装饰设计职业技能竞赛、室内装饰设计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中国室内设计周、中国国际室内设计双年展、全球设计师知识更新服务平台等方面做了说明。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杨冬江教授讲话
杨冬江教授从中国室内设计和环境设计等专业教育的历史沿革、学科建构、教学变革、国际交流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强调了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关于做好室内设计的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协会设计教育工作委员会,推动国内室内设计和环境设计等专业的发展、变革,推动室内设计1+X工作顺利开展,能够更好地展示中国室内设计专业的优秀成果。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崔冬晖
崔冬晖教授讲话中强调了中国的室内设计教育,在当前以90后为主力军的消费时代,在5G技术加快应用的时期,必须注意到行业发展和消费意识的变化,必须加快行业与时俱进和创新改革。通过与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多方面的融合,提升服务能力水平,推进知识更新迭代。他认为本次会议恰逢其时,各位同仁、各位代表有责任、有义务携起手来,共同面对中国百年未变之大变局,共同为中国未来社会的发展、美学的提升创造更好的机会。
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张来源
张来源教授指出,当前室内设计教育在校生达到100多万,规模巨大。如何在“室内设计1+X工作”的大好形势下,让室内设计更好服务社会,让室内设计作出特色很重要。张教授以华为做例子,强调了除学校的学历证书之外,企业的岗位职业技能证书的重要意义和技能要求。他强调要深化校企合作,推动职普融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刘珝会长在讲话中强调,室内设计“1+X”工作是由协会承担并且要全力以赴的一项重要工作。张丽会长从国家、行业、协会等宏观方面作了很好的四点说明。作为一位见证协会成立、成长的老同志,他衷心希望各院校与协会能够一起共同努力,一步步将室内设计“1+X”工作做好,从而实现室内装饰行业高质量发展以及服务产业发展和人才就业的迫切要求。
会议期间,上海大学博导、广州美术学院原副院长赵健教授以“新工科 新文科”为题作设计教育主题演讲。从后疫情时期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格局下发展趋势,阐述了协会发展与高职、高专等院校版块更加紧密的合作,是非常好的发展契机。他从“自缚的行业定义”、“模糊的环节边界”、“严酷的规范限制”、“扭曲的本体描述”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室内设计的现状,直指“虚设的行业门槛”、“稀薄的行业价值”、“狭窄的腾挪余地”、“严峻的职业内在”等问题,并就未来协会在资源集结、教材设置、课题探究方面提出了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