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丨韩居峰—室内设计技能型人才培养探讨
发布于:2022-10-21点击量:8453

编者按:本文是根据2022年度室内设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师资及考评员培训(线上部分)分享内容编辑而成,内容有所择选修改,未经本人审阅。文章中,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环境艺术设计院副院长兼设计总监韩居峰以《“设计”与“设计师”——室内设计技能型人才培养探讨》为题,分享了他在室内设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我今天讲的课题是“设计”与“设计师”,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室内设计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些探讨和思索。到底什么是设计?怎么做设计?我们设计师(拥有)怎么样的技能和能力(才能)称为设计师?这两年我在做(室内设计)的职业教育(过程中),(深有体会的感觉到)我们的设计技能教育是代表着中国设计的方向,也是设计的未来。(我们不能)把中国设计耽误了。

(首先,)什么是设计?我们过去曾经说设计是“艺术”与“科技”的结合。设计是跨学科的,是艺术学科跟工科的结合,“文”与“理”的结合,这是过去的一个共同认知。但是包括清华美院、中央美院等高校以及很多职业院校的,(它们)设计体系真正的落脚(基本都)是在艺术上。(可以说)我们的很多老师是在(传统)艺术学科的语境之下培养出来的,老师思维模式基本是在视觉思维导向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设计是一个视觉艺术,是视觉艺术加功能、加技术、加解决一些问题。我们(就是)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开展)教学工作。(这样)就(导致)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整个室内设计的教学思维模式都是以室内装修为主。(然而,我们知道)室内装修只是室内设计的一小部分而已。

但当前我们的设计思维,也就是以视觉思维逻辑为导向的思维。(在这样的情况下,)做设计干脆就抄袭,为什么?因为抄完之后来得快,设计的元素组合变化或变异,让视觉元素能够达到客户没看到过,实际是抄的。(只是让客户感觉是新的,)简简单单的挣到钱了。针对这样的视觉思维,再高级一点就是通过讲故事跟客户的企业文化挂上钩,跟生活方式挂上钩,跟客户喜爱的东西挂上钩,(这就是)倒挂。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会导致我们的设计出现一种商业模式下的运作形式。最后,反推出现了现在市场上设计师明星化宣传,过度宣传、过度炒作,没有真才实学,耽误了我们中国的设计行业。

未来需要怎么样技能的设计师?复合型、创新型、技术型、实践型,这些是我们未来教育培养设计师的一个重要方向。(未来的设计师)就是一个跨学科、具有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且)又是有原创、责任心的设计师。(此外,他)还要有技术创新,这是核心。如果我们不具备技术创新,(就不能)成为设计,我们设计是不完整的。我们过去的设计教学,侧重点都在灌输知识、讲技法,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画图员,(缺乏创新性)。这(将是)我们要对设计职业技能教育进行深化改革的一个方向。

(下面通过图例,我们发现这两个设计)其实很简单,没有造型、没有形式,但是每一个设计都有了关于解决人的技术问题。依靠技术解决人的问题,解决人的发展,解决人的生活。我们再看另外两张图片,就会发现利用材料的搭配、利用材料之间的组合、收口、构造(等情况)结合技术,(就能)解决审美的趋势。(当然,这里面还包括灯光处理等要素)。记得20多年前,在南京国际大酒店项目上,新加坡一个年轻的女室内设计师讲述有关设计现场的技术交底,(当时)整个把我给征服了。(那是)过去设计教育都没有听过的一些设计方法、处理方法,包括:五金材料怎样结合,控制点在哪,控制的尺度在哪,厚度不能超过多少,颜色应该控制在什么方位上;施工节点什么时候上,什么时候不能上等等。(对于有关的疑议等,她)甚至能做到我把控,我说了算,用真才实学技术来告诉你不行。(当前,很多室内设计师不关心节点构造,导致施工在细节上出现很多“翻车”现象,极大损害了“室内设计师”这个群体。那么,)我们的室内设计师缺什么?缺少(的是)技术逻辑,产品逻辑和材料逻辑。(这也是)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未来做人才培养、设计研发、科技研发逐渐关注的几个点。(可能)高校(输出的)学生缺这些东西,我们(就要通过岗课证融通等方式)让他们二次回炉。(在)面对未来、面对设计(时,我希望大家要)有敬畏之心的,(要)相信自己是有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一个问题),我们中国的设计其实是这样的,(是艺术)视觉形象思维+技术性抽象思维。这两个思维必须真正的合并在一起,形成“实践+职业技能”(的路径),实现“以行带知”(的模式)。“行”与“知”的逻辑是(我这两年)主要提倡的以职业技能为先导的培养人才模式。职业技能是室内设计学科真正的方向。我们的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都以为自己是职业教育,不是学科教育。其实(是错的),我们的学科(事实上)需要职业技能(来)拉动,并且就是一个职业技能的学科,根本不是一个所谓的研究型学科。我们(学科)的目标是什么?就是设计师的原创思维能力,能力(设计能力、思维能力、工作能力、社会能力)与工作方式的建构。我们对设计师要求就这么一个要求。

我们现在讲“以行带知”。行”是认知、技术、创新、方法;“知”是经验、理论、程序、数据。所以说室内设计最专业、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是有着工科与艺术学科相交叉的“双重性”即“跨学科性”,强调的是实践型和研究型。如果室内设计不去研究,就没有创新能力,没有创新就没有设计能力,没有设计能力谈什么设计技能。我们职业技术设计教育必须提到学科层次(研究型层次),从技术性、艺术性、服务性、经济性、时效性等几个层面,去综合去研究。

我们设计师现在新的工作方式就是科技、数字经济、移动互联、云技术。大量的(工作)会转移到了一个公共平台。(那么,)设计师个人做什么?我们去研究怎样适应市场模式、产业结构的调整,包括生活方式的演变,新产生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审美。我们研究知识体系的更新、思维模型的构建、工作方法的学习(重构)等,这就是我们设计与研究能力的一个总体构成。(关键的是,设计师在实践中需要有具备以下几个部分的素质:)艺术与技术应该和谐统一,视觉敏感性达到理性的水平,对材料、结构、肌理、色彩有科学的、技术的理解,设计师要和业主、产品、工程技术团队紧密合作,设计师的作品需要有项目实施的落地性。

现在我们设计策略的职业线路(就是)“敏感的趋势洞察力”+“敏感的视觉审美力”。国家政策、市场趋势、审美趋势、市场需求、生活方式,这都是我们要关注的几个点。多元化的设计思维,这也是我们在培养人才当中要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