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是根据2021年度室内设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师资及考评员培训(安徽站)分享内容编辑而成,内容有所择选修改。文章中,心+设计学社荣誉会长、上海柏仁国际联合设计创始人杜柏均先生从自身30年来设计的经验理解为出发点,以“设计无限 思想先行”做了精彩分享。他认为设计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是要先发现问题。设计师在专业技术之外,还应要有国际观,要重视自身文化。设计需要选定一个正确的方向。只有如此,哪怕路途再遥远,也终将到达。
杜柏均
心+设计学社荣誉会长、上海柏仁国际联合设计创始人。杜柏均先生一直秉持着将生活哲学融入项目设计的理念,作品透露着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 多次受邀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知名院校研修讲师及各类设计大赛评委与专业论坛演讲。从业30年来,先后为各大地产集团、品牌合作了许多设计项目,并获得德国红点奖、德国If奖、美国MUSE奖、意大利A’DESIGN、英国SBID、法国GPDP等多项世界大奖,亦是2019中国设计年度人物, 福布斯富豪榜上多位富豪的御用豪宅设计师。
我来自台北,来到上海18年,一直跟着整个国家经济成长,享受到了红利。我认为对美的追求,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解决人们生活中的不便,是设计师不断前进的力量。室内设计、建筑创作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我从旅行、音乐、艺术品、书籍、聊天、电影甚至散步中找到许多设计的灵感。我们的使命是为客户创造快乐、幸福和卓越的空间,并致力于将中国设计带到全球设计的前沿,我们的客户占据了各个市场的顶端,设计师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读懂这些客户的生活方式与频率。设计师的使命是将光聚焦在其他人的身上,团队项目最终是客户社会和世界。
设计就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是能够发现问题,并充分的理解它。我们萃取客户的人生智慧,让幸福与爱包裹着家人,让家族或企业精神得以传承,用适当的设计语汇色彩,结合环境心理学流畅的生活动线,并借着科学选择适当的设备来解决声、光器、电、水分、建筑物理上的问题,让感性的设计与理性的工程在空间中管理平衡,这就是我设计与生活的哲学。在设计这个行业里面,我们可能从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的技法,但是你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创造性,一直跟着你的老师学东西,那么你想要超越老师就会很困难。所以,我今天想跟各位从思想上进行探讨,如何用思想让我们设计走得更长远,这就是今天的主题“设计无限 思想先行”。
事实上,设计师也要如武侠小说中的人物一样去修炼“内功”。在设计学上,我把它们一个叫做道,一个叫做术。我认为,修炼“内功”才能让设计走得更远。当你“内功”到了一个程度之后,你所有的技法都已经融会贯通,所以我们应该先去考虑建筑的“道”和“术”到底是什么。我认为“道”应该是一种“你可以选择任何的方式,只要这个方式适合你就可以”的状态。而“术”则是“你选择适合方式”的具体行为。设计学上的“道术”,我的观点就是设计师解决问题的同时,必须要先去发现问题的一种状态。
设计师,解决问题最重要的前提,在于你要能够先发现问题。这个是我觉得做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点。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点就是你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要产生新的问题。我们设计师需要具备什么素质呢?除了专业之外,我们还要具有国际观,要学历史、学西洋史甚至学经济、学哲学。我们要理解自身文化,要理解西方人的思维。通过这些综合的学科,为自己的设计的铺道。当你有国际观、你有文化时,你就能理解到为什么别人的作品能够产出这么高的溢价?因为人家懂得去说故事,所以它就产生了价值。以此类推,我们最后得到的结果那就是“用心设计、创新设计、复兴设计”。如果我们每个设计师都拥有这样子的一个激情与热爱,不愁我们的设计走不到国外去。
我认为,设计师不能只是盯着室内设计行业或者建筑设计行业里面,而是要把自己置身于整个社会架构里,这样子我们才能够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里去精准分析客户不同的需求以及社会性的需要。只有如此,设计师才能跳得更高,看得更远。正如前述,对美的追求,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我一直在思考我们中国设计到底是什么,是像老外看到的飞檐建筑、龙凤图样吗?其实,我认为我们的文化是在我们的DNA里面,在血液里面,在我们的做人做事里。我一直希望我们的孩子在设计上能够选定一个正确的方向。否则,你那个方向如果不正确,你跑得再快都没有用。但是你如果方向是对的,你今天要去北京,你方向是走对了。你哪怕用走,最后你都可以到达目的地,但是你如果方向是反的,你跑得再快,你坐飞机都到不了。
(以上文章是根据2021年度室内设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师资及考评员培训(安徽站)分享内容编辑而成,内容有所择选修改)